辽宁理工职业大学落座于辽宁省锦州市滨海新区,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学校实施“依法治校、政治建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质量立校、创新兴校、安全护校、创建名校”战略。遵循和探索职业本科教育规律,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健全产教融合、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学校有优秀教师队伍,完善的管理制度,执纪必严的机制。有机电、汽车、建筑、计算机、软件、财经、商贸、旅游、护理九个专业群,2020年有6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招生,在校生7700人。有15届14147名毕业生。办学基础条件达到8000名在校生标准,土地49万m2,教学生活用房24万m2,教学设备值4000万元,图书64万册,教学实践条件符合教育部要求。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专业建设为根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主题,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训,使学生形成“人心向党、品德向善、精神向上、事业向好”的优良品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2008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被辽宁省民办协会评为“辽宁省优秀民办学校”;2012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科办学水平合格评估;2014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学校党委分别被中共辽宁省委和中共锦州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高校;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理工职业大学,办学规模为在校生12000人。
合作背景概述
2020年12月26日,辽宁理工职业大学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书,联合共建“智能会计新道定向班”。以校企双元制办学模式,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养、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就业等各方面双方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新环境、新格局,面向智能会计、智能财务、智能税务等前沿领域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特色
1.构建“455“人才培养模式
组建由学校专业教师、新道教学软件研发专家、新道产业资源合作伙伴的企业实务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定向班人才培养目标广泛开展调研,共同研制并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构建“455”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做到四融合: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实践情境与工作环境融合、就业指导与人才要求融合。课程教学做到五改革: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改革、专业课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专业课程内容改革、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能力获得五证书:初级会计职称证书、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财务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校企共同研发课程
校企教师共建3门在线精品课程、选用新方法和新技术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共同撰写课程资源库、编写契合企业真实业务和融入服务转型新技术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新型教材。
3.校企共建面向产业发展趋势的实践教学体系
依托新道产业资源,根据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目标,搭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新时代以现代会计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智能化、数字化会计人才。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体系共四个层级,包括校内课程实训、校内综合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产业基地。实践教学体系由校企双方教师共同设计开发规范的实践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规程、实训教材、实践教学任务书等教学文件。
4.双师教师团队建设
新道公司针对学校教师每年都开展线上+线下师资培训,人均每年培训学时32学时。每年还安排学校教师参加网络培训、企业轮训、跟岗访学、顶岗实践。每次培训都以提高教师会计实务实践技能、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师掌握新技术新流程新方法等前沿知识能力、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为主。
合作成果
校企共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校企共同规划建设满足行业产业人才需求、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建成五个实训中心,分别为智能财务共享中心、业财融合企业数字化管理中心、大数据财务决策中心、先进实习实训中心、创新创业实训中心。